偏食是健康最大的敌人
偏食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不良习惯。有的人偏荤,有的人偏素,有的偏食某种食物等等,这种饮食习惯应当纠正,因为它极容易引起营养失调,抗病能力低下,身体发育不良,影响健康。
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许多,如蛋白质、脂肪、肉、无机盐、维生素等等,而这些物质在一种或几种食物中是不能全部含有的,因此偏食不能满足人体需求。
偏食也容易导致某些疾病。偏食不能供给人体所需营养,有的过剩,有的则缺乏,这样极易发生疾病。
(1) 嗜酸伤记忆 嗜食酸味食物的人容易产生疲劳,长期食用还会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,引起记忆力减退,思维能力下降。
(2)嗜甜伤心 嗜甜食的人容易生痰,痰阻心脉而致病。甜食含热量高,还会引起热量过剩,容易使人患肥胖症,弓1起动脉硬.57
化、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。
(3)嗜苦伤脾胃 少量食用苦味食物有开胃作用,大量食用则会损伤脾胃功能,引起食欲不振、呕吐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。
(4) 嗜辣上火 辛辣食物具有很强的发散作用,嗜食辛辣使人耗气伤津,容易引起大便秘结、口舌生疮等上火现象,而且还会导致急慢性胃病、溃疡病和痔疮的发生。
俗话说:“挑肥拣瘦者不健,粗茶淡饭者反强。”有的人认为谷物、蔬菜是低级食品,鲍鱼、大闸蟹、龙虾、黄油、蛋糕才高级,如果养成没有肉就吃饭,非得喝饮料不行的坏习惯,怎么能指望获得平衡的营养呢?
饮食习惯是从小形成的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眼下,独生子们偏食现象十分普遍。据有关部门调查,偏食儿童在农村占35%左右,在各大城市中高达50%以上。偏食的孩子见到喜欢吃的食物胃口大开,对不爱吃的食物不屑一顾。时间长了势必营养摄取不全面。例如,对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的孩子而言,摄入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太少,容易造成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缺乏,纤维素太少则肠蠕动减慢,影响消化吸收功能,出现便秘。并且鱼、肉、乳、蛋类等动物性食品属酸性食物,长期多食会打乱身体内环境。正常的体液应该是偏碱性的,体液偏酸时身体低抗力会下降,易患疾病。体液偏酸还会使孩子的性情变得敏感、暴躁,性格比一般儿童倔强。反之,只吃素食的孩子则缺乏生长发育必需的蛋白质和脂肪,往往身体发育欠佳,体质偏弱,抵抗力差。
由此可见,让孩子从小养成平衡膳食的重要性。人们往往是越上了年纪,越怀念幼时父母做的饭菜。这是因为幼年时一切都没有定型,吃到什么样的食物,代谢上就形成了适应这种方式的饮食类型,也就形成了与这种饮食方式相适应的体质。若能让孩子从小接受平衡膳食,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,会使其受益终生。